2019年12月30日,京張高鐵G8811次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從北京北站首次發車,安全正點到達張家口太子城站。王海濤,是首發列車的司機。如今,京張高鐵開通已兩年,王海濤始終堅守在這個崗位上,不斷精益求精。
王海濤值乘的京張高鐵首發列車
王海濤來自北京懷柔北機務段。他是從3700多名司機中,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不到20名“冬奧列車”司機之一。
2年以上機車司機經歷、10萬公里以上安全值乘、熟悉近千條規章制度和設備原理,還有上線看道、6000公里以上的模擬倉駕駛和跟車練習……這是即將服務北京冬奧會的京張高鐵列車司機的必備履歷,也是王海濤的底氣。
王海濤值乘京張高鐵
京張高鐵ATO自動駕駛系統,實現了世界上首次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,能夠完成站間自動運行和定位停車,接收控制中心指令自動調整列車運行。
很多人有疑問,有了這么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,司機的作用是什么?
司機的作用非常重要!
自動駕駛系統是根據人的手動操作數據不斷優化站間運行穩定性的。所以,在列車開通前,王海濤和同事們不斷審核線路數據,反復琢磨每個操作細節,利用休班時間來到關鍵位置,實地感受線路變化,在腦海中模擬駕駛了上千遍,只為真正行駛時萬無一失。
在行駛過程中,在每秒鐘行駛近百米的高速度下,王海濤和同事們更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,不斷地瞭望前方的線路情況。他們必須對每一個信號、每一個指令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,不能松懈。
王海濤和同事在模擬駕駛
王海濤是京張高鐵的技術顧問,指導自動駕駛系統使用。從早上4點到晚上11點,王海濤需要一直在車內堅守,連續跟車指導近1萬公里,顧不上吃飯,腿也腫了。但是感受到列車舒適度的不斷提升,他心里十分驕傲。
百年之前,詹天佑締造的京張鐵路見證了近代中國的發奮圖強;百年之后的,在同樣的地方,京張高鐵又將見證現代中國的青春活力和擁抱世界的胸襟。而王海濤和他的同事們,正用勤勉、無私的付出,保證北京和張家口賽區之間暢通無阻。